云和資本一周動態 | 03.22
來源:云和資本
|
作者:云和資本
|
發布時間: 2021-03-23
|
359 次瀏覽
|
分享到:
芯享科技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云和助力“燧原-之江人工智能芯片聯合研究中心”簽約落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九州云箭“凌云”發動機完成多次啟動+深度變推力二合一試車;星恒電源入選2020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TOP 15;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換電站建設。
【云和產業觀察】
隨著十四五規劃綱要的發布,我國經濟將更加追求高質量發展。未來中國科技發展將有以下趨勢:新興產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將加速,中國制造將打造高附加值、強品牌及高質量;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在中國將快速發展,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將成為新的增長極;發展綠色經濟重要性得到明顯提升,在產業和地緣層面產生持續的中長期影響。
新興產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將加速。中國正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十四五”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研發經費投入每年平均增長7%以上,投入將超過“十三五”時期。戰略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占GDP的權重將超過17%;對于企業進行基礎研究投入實行稅收減免優惠,鼓勵社會以投資基金等多樣化渠道投入,形成持續穩定的經費投入,使得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投入的權重超過8%以上;保證中央國有工業企業研發支出增長率超過全國平均支出水平;實現多方面機制保障,從資本市場的角度暢通科技型企業在國內上市融資的渠道,為科創板增強硬科技特色,提升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企業的能力與功能等。通過“十四五”上述舉措,結合我國近些年制造業轉型升級取得的發展,借助中國“大、長、全”產業鏈、“大市場”、“大基建”、“人才紅利”等產業優勢,中國將加速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整體中國制造業將從“三低一弱”(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質量、弱品牌)逐步邁向“三高一強”(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質量、強品牌)。
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在中國將快速發展,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將成為新的增長極。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數字化轉型?!笆奈濉币巹澨岢鰧ⅰ皵底纸洕诵漠a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7.8%提升至10%”等目標。中國數字經濟產業將迎來系列趨勢:半導體產品與設備、通信設備、工業軟件等數字化核心層硬件與軟件將迎來快速發展浪潮;數字化將改變制造業,包括制造流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產品使用者與生產者的緊密關聯,消費者將以C2B形式縮短與工廠之間的距離、制造業將變得響應及時/柔性化。中國目前在數字經濟的平臺與應用層(互聯網、軟件、電子設備)彰顯出一定的競爭力,但數字經濟的核心層(半導體產品及設備、電子設備等)還面臨系列挑戰,相信“十四五”期間,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的趨勢將進一步增強,中國的數字經濟將借助大市場及科技創新成為全世界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發展綠色經濟重要性得到明顯提升,在產業和地緣層面產生持續的中長期影響。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遵循可持續發展及碳中和相關原則,成為未來“十四五”期間重要趨勢,將引發新的產業革命。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重要篇章,闡述了綠色發展的重要性。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碳中和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方面中國推動碳中和轉型難度大,另一方面中國有可能成為碳中和革命的勝利者。碳中和革命將對行業、產業結構帶來較深遠的影響,例如能源“輕”量化、商品“再生”化、科技“助力化”、區域“重塑”化等。碳中和革命的成功使得中國進一步擺脫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實現能源自主可控,在全球新能源產業大放異彩。
【云和一周動態】
|芯享科技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近日,國內半導體工廠自動化系統CIM解決方案服務商無錫芯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由紅杉中國、高瓴資本、華登國際聯合領投及紅點中國跟投的近億元A輪投資。
此前,芯享科技已完成兩輪融資,云和資本于2019年5月便參與了其千萬級天使投資。當時,芯享科技成立不足一年,但云和資本基于對其創始團隊、研發能力及核心技術的綜合考量,在公司發展初期便予以支持。近年來,受美國卡脖子技術影響,國產半導體產業發展迅速,芯享科技是目前國內少數可以為8寸、12寸晶圓制造FAB提供整體自動化咨詢與建設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半導體封測領域的數個技術方向上也打破了國際CIM廠商壟斷,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同時,半導體產業是云和資本早期便持續關注的重要領域,除芯享科技外,云和資本全面布局芯片產業鏈上下游,連續四輪投資國內人工智能芯片領先企業燧原科技,今后也將繼續在半導體產業尋找優秀項目予以支持。
|云和助力“燧原-之江人工智能芯片聯合研究中心”簽約落地
近日,在云和資本的推動支持下,專注人工智能領域云端算力平臺的燧原科技與之江實驗室在杭州簽約成立“燧原-之江人工智能芯片聯合研究中心”,云和資本創始合伙人李昊受邀出席簽約儀式。通過雙方的戰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平臺與人才,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打造智能計算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云和資本創始合伙人李昊表示:“燧原科技是國內人工智能芯片領先企業,懷著家國情懷,以做大芯片,拼硬科技為己任。之江實驗室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探索新型舉國體制浙江路徑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以“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目標。此次云和資本推動兩家達成戰略合作,實現強強聯合,是云和資本深度支持被投企業的又一案例。未來云和資本將繼續秉持初心,不遺余力支持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為國家科技創新貢獻一份力量?!?/span>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航空航天產業發展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及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已順利閉幕,兩會期間,多位來自航空航天領域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建議支持“空中絲路”聯盟發揮行業協調作用,鼓勵設立“絲路航空”基金,推動航空產業跨界聯動、跨域融合發展。將“空中絲路”納入“一帶一路”整體規劃,由航空委員會制定 “空中絲路”指導意見,推動建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產業協調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航空工業貴航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呂驚雷
建議構建自主可控的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加大對航空應急救援裝備的攻關力度,全力以赴形成自主設計和自主研發能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從外部引進相關裝備作為補充。形成自主可控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長期要致力于提升航空應急救援裝備的先進性,全面形成自主可控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 吳希明
民航屬于服務行業,又是戰略產業。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對民航業發揮戰略先導作用的必然要求。民航領域需要抓住擴大內需的精準發力點??梢詮募涌旎A設施建設、推動數字化升級、盤活中小機場資源、深挖支線航空潛能、培育短途運輸市場、激發通航活力等方面著力。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航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海鷹
建議在現有通用航空運營示范區的基礎上,根據區域特點及現有條件在全國范圍內增加多個通用航空運營示范區,在全產業鏈發展、政策法規落實、基礎設施建設、低空空域管理、市場培育、短途運輸和運營服務保障等方面進行探索,營造良好的區域運營環境,為通用航空發展提供成熟的借鑒。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究所(航空工業特飛所)、高級主任設計師張金華
建議圍繞重慶成都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做好頂層設計、發揮協同效應,提升兩地航空資源配置效率,加快打造成渝世界級機場群,以機場群發展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譚平川
建議進一步加大財政對中國航空運輸企業支持力度。延續民航基金減免政策,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大相關資金支持力度。此外,繼續給予貸款貼息政策,對國產飛機運營給予專項財政扶持。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 王昌順
云和資本戰略布局陸??仗焖木S一體重點領域,致力于推動國家科技成果轉化、自主核心技術產業。其中,赫爾墨斯是公司在航空領域的重點項目之一。赫爾墨斯以自研“先進綜合航電”與“高精度數學建模仿真”為核心技術牽引,逐漸發展成擁有核心業務包括模擬機與飛行仿真測試、無人機地面控制平臺,以及作為配套支撐業務的3D 視覺云服務,目前已完成了多款民航主力機型的模擬機交付。
(來源:赫爾墨斯公眾號)
|九州云箭“凌云”發動機完成多次啟動+深度變推力二合一試車
近日,九州云箭“凌云”10噸級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在其自主建設的百噸級雙工位試車基地內完成了多次啟動+深度變推力二合一試車,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本次試驗覆蓋了目標火箭的飛行試驗任務剖面需求,標志著我國首次突破掌握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三次以上啟動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三次啟動的國家。
九州云箭CEO季鳳來表示,“凌云”發動機為國內第一臺真正實現可重復使用、多次啟動以及深度變推力技術的液氧甲烷發動機,在2019年已通過了深度變推力熱試車考核?!傲柙啤卑l動機在研制過程中對發動機的低成本快速使用維護、多次啟動能力、大范圍變推力的調節技術、控制技術以及關鍵組合件適應性技術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大膽而艱難的探索和嘗試,本次熱試車的圓滿成功,標志著“凌云”發動機在產品和核心技術上進一步做細做實,在完成可靠性積累后,即將邁入產業化階段。
凌云”和“龍云”液氧甲烷發動機(圖源:九州云箭)
九州云箭是集液體動力系統設計研發、裝配測試、配套飛行全流程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液體火箭發動機領域,擁有整建制的、經驗豐富而具有創造力的一流人才隊伍,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低成本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產品,火箭動力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以及基于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衍生出的超低溫、高壓泵閥產品。
(來源:九州云箭)
|星恒電源入選2020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TOP 15
高工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月度數據庫》統計顯示,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約128.3萬輛,同比增長9%;動力電池裝機電量62.85GWh,同比微增1%。
從電池材料類型上看,得益于國產Model 3、宏光Mini EV、比亞迪漢EV等現象級車型需求帶動,以及北汽、比亞迪、上通五、小鵬等加快LFP主機車型布局,磷酸鐵鋰電池表現搶眼,裝機電量22.4GWh,占總裝機電量的比例為35.64%,同比增長12%。
從電池企業分布上看,頭部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2020年動力電池裝機電量TOP 15企業裝機總電量60.5GWh,占整體裝機電量的比例為96.33%。2020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TOP15依次為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力神、孚能科技、瑞浦能源、天津捷威、塔菲爾、星恒電源、蜂巢能源、松下及鵬輝能源。
(來源:高工鋰電)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換電站建設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盛大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取消對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此外,在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方面,李克強提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而能源作為國之重本,對經濟發展、環境整治等方面都十分重要,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再度成為了兩會熱議話題。
伯坦科技是“車電分離、分箱換電”的商業生態和技術體系的構建者,通過自主研發的 “標準箱動力電池”和“分箱換電方式”實現了所有電動車型換電兼容,動力電池的高度梯次利用和循環利用?!败囯姺蛛x、分箱換電”是目前實際應用體量最大的換電生態,在國內換電市場排名第一。
伯坦科技構建的“車電分離、分箱換電”技術體系和商業生態已與7家主機廠合作開發車型10余款車型,產品涵蓋乘用車、商用車。伯坦科技目前推廣“分箱換電”版新能源汽車超3萬輛,累計提供換電服務超887萬次,累計換電行駛里程超13.4億公里?!败囯姺蛛x、分箱換電”商業模式的市場應用為用戶創造了良好的使用體驗和更高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