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指主要通過物理方式,直接或間接作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等相關物品或關聯的計算機軟件等。醫療器械在醫療健康工作中有極廣泛應用,包括疾病和損傷的診斷、預防、監護、治療、緩解,生理結構或生理過程的檢驗、替代、調節、支持,生命維持,妊娠控制,以及對人體樣本檢查等醫療環節。
圖表 1 醫療器械分類
來源:公開資料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多年來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7341億元,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未來數年,由于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和不斷提升的居民生活水平,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仍將處于發展“黃金期”。
圖表 2 2015-2023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
新冠疫情后,醫療器械再次吸引廣泛關注,產品需求極速增長,市場參與者數量快速膨脹。
圖表 3 中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單位:家,%)
來源:火石創造
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驅動力
(一)惠民政策
近年來,中國政府推出大量扶貧、醫療保障等惠民政策,帶動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需求增長,推動產業發展。為實現脫貧致富目標,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特殊補助政策,例如提高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報銷、大病醫療費二次報銷比例等。全國醫療衛生機構門診人次和住院人次持續增加,推動市場對醫療器械需求增長。
(二)人口老齡化
近年來,中國老齡化加速。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中國60歲以上人口數量達2.6億,占全國總人口18.7%,較2010年提升5.44個百分點。相比于年輕人,老年人對醫療保健的需求更大,不僅僅是普通疾病治療,日常保健需求也不斷提升,因此醫療器械使用量逐步上升。
(三)分級診療改革
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工作。在分級診療改革推動下,基層診療需求快速增加,帶動醫療器械市場擴容。
(四)進口替代
隨著國家政府推動醫療器械國產化,產品進口替代趨勢日益明顯,推動國內醫療器械市場增長。2020年,國產化率超70%的醫療器械類別數目達到701項,國產醫療器械滲透率不斷提升。
圖表 4 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國產化率類別分布情況(單位:%)
來源: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
(五)科技創新
近年來,國家鼓勵科技創新,中國科創實力和技術積累不斷增強,從上游材料/零配件到高端醫療器械的研發和制造能力提升,從供給側推動醫療器械產業和市場發展。醫療器械研發機構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創新研發動力充足,全社會醫療器械總研發投入和創新醫療器械申報數量連年增加。此外,在“十四五規劃”中,突破高端醫療設備核心技術仍是重要工作,科技創新有望推動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