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 He Capital
太湖云和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
北京國舟云和創業投資基金
本周看點:
無錫“高新金融谷”正式啟動;燧原科技發布第2代AI訓練芯片邃思2.0;WAIC2021“AI·智能計算引領變革”前沿論壇成功舉辦;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赴青川考察座談會召開;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我國人工智能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全球排名第一。
【云和產業觀察】
2021年3月的《云和產業觀察》分享了云和資本對人工智能(AI)芯片行業的初步梳理,其中提到由于AI芯片是所有“智慧”應用的基礎,在智能化浪潮推動下,AI芯片市場規模和成長潛力巨大。根據IDC及Gartner數據,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為101億美元,2020到2025年CAGR市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8.4%,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726億元。根據市場測算,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占據全球芯片規模的25%。未來,中國智能網聯應用加速普及、新基建項目快速落地等因素有望推動中國AI芯片產業保持高速發展,但目前產業仍處于早期階段,AI芯片落地難仍困擾著國內的大批企業。
AI芯片難落地,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當其沖的是AI芯片設計技術難度高。在芯片設計環節,隨著芯片越來越大、需處理的數據越來越多,AI芯片的設計難度日益增大。芯片產品設計實現基礎能力后,仍有著產品穩定性、能耗以及生產良率等因素影響芯片量產并進入市場。除了硬件方面,匹配的軟件系統和生態系統也是AI芯片走進實際應用場景的前提。因此,芯片半導體產業的研發周期很長,順利情況下通常遵循“1+1”模式,即芯片項目從立項到流片1年,從流片到量產1年。而在現實情況中,諸多因素導致芯片從立項到量產往往需時長達2-3年。
技術難題之外,AI技術成熟度和芯片應用場景不明確是另一落地難題。產品和方案引入AI的性價比以及市場主觀付費意愿等都在短期內阻礙AI芯片商業化。目前國內AI芯片企業大多選擇從安防、工業、醫療等細分垂直市場切入,通過針對性地解決行業痛點,確保產品在市場立足,并逐步打磨產品和拓展生態。
因此,雖然近年來國內AI芯片領域創業企業眾多,但擁有具備商業化能力的產品的企業卻數量較少,而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迭代產品更是幾乎沒有企業能做到。云和資本被投企業——燧原科技,是國內AI芯片企業中產品落地方面的典型企業。2019年底,燧原科技成立18個月便發布首款云端AI訓練芯片,并成功商業化?;诳蛻魧嶋H應用反饋,燧原科技又于近期完成了產品迭代。燧原科技從產業落地出發的理念,與云和資本“求實”的核心價值觀不謀而合,是云和資本投資、助力的代表企業之一。未來,云和資本也將繼續尋覓“求實”的優秀企業,不僅僅支持中國技術創新,亦推動產品落地,賦能產業。
【每周動態】
| 無錫“高新金融谷”正式啟動
6月30日,無錫“高新金融谷”啟動暨太湖灣科創城基金大廈揭牌儀式舉行。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蔣敏,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新吳區委副書記、區長崔榮國,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新吳區副區長、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管理辦公室主任朱曉紅,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新吳區副區長丁洪軍,新吳區副區長徐軍團;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領導;區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活動。
圖源:無錫太湖灣科創城
目前高新區聚集了119支基金,規模達610億,為全區5000余家科技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創新支撐,助力28家企業走上國內外資本市場,其中科創板企業6家,70余家中小企業掛牌新三板,為物聯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打造出強有力的金融生態,使高新區始終走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最前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最前列。作為基金大廈主體,530大廈目前已集聚各類基金和創投機構30余家,在本次活動中,26個項目開展了集中簽約。云和基金作為合作基金,由云和資本合伙人彭昭代表出席了第一批次的集中簽約。
| 燧原科技發布第2代AI訓練芯片邃思2.0
7月7日,燧原科技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布了第二代人工智能訓練產品—“邃思2.0”芯片、基于邃思2.0的“云燧T20”訓練加速卡和“云燧T21”訓練OAM模組,全面升級的“馭算TopsRider”軟件平臺以及全新的“云燧集群”,成為國內首家發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訓練產品組合的公司。
據介紹,邃思2.0尺寸為57.5毫米×57.5毫米(面積為3306mm2),達到了芯片采用的日月光2.5D封裝的極限,與上代產品一樣采用格羅方德12nm工藝,單精度FP32算力為40TFLOPS,單精度張量TF32算力為160TFLOPS,整數精度INT8算力為320TOPS。而在邃思2.0的特性中,有兩個中國首個,一個是首個支持TF32精度的AI芯片,另一個是首個支持最先進內存HBM2E的產品。
燧原科技COO張亞林介紹道:“邃思2.0大幅提升了算力指標,升級后的馭算軟件平臺更加便捷易用和客戶友好,燧原科技也可針對客戶的場景和業務模型提供軟件定制化服務和優化,打造差異化解決方案。此外,基于云燧T20和T21訓練產品、GCU-LARE互聯技術和新一代馭算,燧原科技可以打造超大規模的集群產品CloudBlazerMatrix,有效降低人工智能超算集群的整體復雜度和成本,同時通過與合作伙伴的聯合開發,一起構建超大規模的液冷智能數據中心,以響應國家‘低碳算力’和‘綠色一體化智能計算’的戰略方向?!?/span>
(來源:證券日報)
| WAIC2021“AI·智能計算引領變革”前沿論壇成功舉辦
7月9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2021)“AI·智能計算引領變革”前沿論壇舉辦。本次大會由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之江實驗室共同主辦,主題為“以架構創新引領普惠算力,以敏捷開發加速數字化轉型”,與會嘉賓深入探討了AI芯片技術的發展趨勢, 展望未來人工智能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引領作用。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之江實驗室副主任鄭宇化、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趙立東出席論壇并致辭,之江實驗室項目首席科學家王懷民、之江實驗室特聘專家王曉陽教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集成電路測評中心主任任翔、超參數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總監張正生、浪潮人工智能與高性能產品部副總經理趙帥、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副處長陸瑜、一流科技CEO袁進輝、賽迪顧問人工智能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杜欣澤分別就人工智能芯片的應用、檢測等話題進行了演講。
圖源:中國電子報
在圓桌論壇環節,燧原科技創始人兼COO張亞林作為主持人與中國電子云副總裁申騫、浪潮人工智能與高性能產品部副總經理趙帥、新思科技中國區副總經理姚堯、燧原科技系統軟件首席科學家姚建國,以“智能計算的‘核心’是什么?”為主題進入了探討。
(來源:中國電子報)
| 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赴青川考察座談會召開
7月2日,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赴青川考察座談會召開,雙方就新材料產業發展項目進行交流對接??h委書記龍兆學,副縣長譚小益、四川青川經濟開發區黨委書記梁夢春及縣級相關部門負責人,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集團工程院院長王正偉出席會議。
座談會上,龍兆學指出,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材料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市場前景廣闊。近年來,青川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積極搶抓國家政策機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活力。位于青川經濟副中心的四川青川經濟開發區已被省政府批準為新型材料產業園區,隨著基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四川青川經濟開發區已成為新材料企業發展的理想之地、圓夢之地。
王正偉表示,在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公司在青川的項目運行良好。青川有明顯的資源優勢與優越的營商環境,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開展深度合作,拓寬合作領域,實現互利共贏。
(來源:青川發布)
|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我國人工智能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全球排名第一
在 2021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創新應用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人工智能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全球排名第一,核心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已經形成覆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的完整產業鏈和應用生態。
肖亞慶指出,在政產學研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取得顯著進展,部分領域技術創新應用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核心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進一步深入。
截至目前,在224萬件人工智能的相關專利申請中,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為中國、美國、日本。在國內,上海關于人工智能相關的專利申請已超4.2萬件,其中有效專利超9400件,另有占比56.24%的專利申請仍在審核中。從整體申請量趨勢來看,近五年上海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創新活躍度高,相關專利申請量快速增長。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要加快建設更具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努力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最佳試驗場和重要風向標,讓智能時代的美好圖景在上海這座城市得到充分演繹和生動展現?!?/span>
(來源:中國經濟網)